二、多選題答案
1 ABCD | 2ABC | 3ABC | 4ABCD | 5BCD | 6ABCD | 7ABCD | 8ABC |
9 ABC | 10 ABCD | 11 ABD | 12ABCD | 13 ABCD | 14 ABC | 15ABCD | 16ABCD |
17AC | 18 ABCD | 19 AD | 20 ABCD | 21 AB CD | 22 BCD | 23 ABCD | 24 ABCD |
25 BDE | 26 BCDE | 27 AB | 28 ABCDE | 29ABCDE | 30 ABCDE | 31 ABCDE | 32 ABCD |
33 ABCE | 34BCDE | 35 ABCE | 36 ABCDE | 37 ABCE | 38 ABCDE | 39 ABCDE | 40 ABCDE |
41 ABCDE | 42A BCDE | 43ABC | 44ABCDE | 45ABCDE | 46AC | 47ABE | 48ABCDE |
49ABCDE | 50ABCDE | 51 ABCDE | 52 ABCDE | 53 ABCDE | 54ABCD | 55ABCD | 56ABCDE |
57ABCDE | 58ABCDE | 59ABCDE | 60ABCDE | 61ABCDE | 62ABCDE | 63ABCD | 64ABCDE |
65ABCDE | 66ABCDE | 67ABCDE | 68ABCDE | 69CD | 70ABCD | 71ABC | 72 ABCDE |
73ABCDE | 74 ABC | 75ABCDE | 76BCDE | 77ACDE | 78ABC | 79ABCD | 80ABCD |
81ABC | 82ABCDE | 83ABCD | 84ABC | 85ABCDE | 86ACE | 87ABDE | 88CD |
89ABD | 90ABD | 91ABC | 92ABCD | 93ACD | 94ACD | 95ABCD | 96ABCD |
97AB | 98BD | 99ABCD | 100ABCD | 101ABC | 102AB | 103ABCDE | 104ABDE |
105ACD | 106ABCDE | 107ABCE | 108ABCDE | 109ABCD | 110ABCDE | 111ACE | 112ACD |
113ABCD | 114AE | 115ABC | 116ABCD | 117ABCD | 118ABC | 119ABCD | 120ABCD |
121ABCD | 122ABCD | 123ABCD | 124ABCD | 125ABCD | 126ABCD | 127ABCD | 128CDE |
129ABCD | 130ABCDE | 131ABDE | 132ABCD | 133ABCDE | 134ABCDE | 135ABCD | 136ACD |
137AB | 138ABCDE | 139ABCD | 140ABCD | 141ABCDE | 142ABCDE | 143ABCDE | 144ABCDE |
145ABCDE | 146ABCDE | 147ABCDE | 148ABE | 149ABCDE | 150ACDE | 151ABCD | 152ACE |
153ABCD | |||||||
四、問答
1、請解釋一下什么是突發(fā)事件?
突然發(fā)生,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,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、事故災難、公共衛(wèi)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/
2、如何進行檢傷分類?
生命垂危,需要立即治療,而且有望救活的傷員(紅色,優(yōu)先1級)
生命沒有立即的危險,需要緊急但不是立即處理的傷員(黃色標志,優(yōu)先2級)
不需要或者僅需要簡單處理的傷員(綠色標志,優(yōu)先3級)
心理受到創(chuàng)傷需要安慰和鎮(zhèn)靜的病人(沒有特別的分類標志)
病人傷情超過目前已有的救治能力,當時當地無法救治或者閥組手術病例迫使醫(yī)生不得不再這個病人和其他病人之間做出取舍(黑素標志,放棄治療)
3、什么是緊急晤談技術?
是危及干預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,是一種基本的系統(tǒng)危機心理干預技術。通過引導受創(chuàng)個體討論對危機事件的情緒和反應,促使個體調節(jié)自身能力克服危機事件的影響。
4、檢傷分類區(qū)的建立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哪些?
靠近災難現場
選擇遠離危險源和污染源的上風向的安全場所
選擇免受氣候條件影響的地方
選擇傷員容易看到的地方
選擇有便于陸地和空中運輸通道的地方
5、醫(yī)療救援隊的人員組成有哪些?
指揮人員
檢傷分類人員
外科救治人員
內科救治人員
留觀后送人員
護理人員
后勤保障人員
輔檢人員
其它必要的救援人員
6、核事故的特點是什么?
事故發(fā)生突然,發(fā)展迅速,呈階段性
多種照射來源和照射途徑
多種放射性核素,以不同的照射方式,引起不同組織器官損傷
影響范圍廣,涉及人數多,作用時間長
造成較大的社會和心理影響
應急處理的專業(yè)技術性強,需要的救援力量大
7、什么是衛(wèi)生應急物資?
指應對自然災害、事故災難、公共衛(wèi)生和社會安全等突發(fā)事件時,衛(wèi)生應急處置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質,主要是藥品、疫苗、醫(yī)療器械及相關輔助設備等,它屬于應急物資總體內容之中以專業(yè)劃分的應急物資范疇。
8、衛(wèi)生應急物資籌措基本要求是什么?
滿足需求,依據任務、救治范圍及醫(yī)護人員的技術水平,選擇適合的品種,以充分發(fā)揮各方面功能,有利于野外救治工作的順利開展。
滿足戰(zhàn)術技術指標要求。
滿足使用管理要求。
所選產品要符合國家有關安全、衛(wèi)生環(huán)境保護的標準要求。
所選產品的制造、驗收應具有相應的標準及三證(生產許可證、注冊證、檢驗合格證)。
采購方對所選產品的設計、制造、驗收、質量保證、售后服務及使用技術文件有特殊要求的,應提出相應的標準或標準化原則,與生產方達成一致,在相應的技術文件中予以確認。
9、突發(fā)公共衛(wèi)生事件的概念?
突然發(fā)生,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、群體不明原因疾病、重大食物或職業(yè)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。
10、輻射事故的危害途徑有哪些?
來自輻射源或者設施的直接外照射
事故釋放的氣載放射性物質的直接外照射
沉降于地面后者物體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質產生的外照射
皮膚和衣服的污染產生的照射
吸入氣載放射性物質產生的內照射
飲用受污染的水引起的內照射
駛入污染的食品引起的內照射
11、休克的診斷標準是什么?
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包括
精神狀態(tài)改變、口干口渴、皮膚濕冷、收縮壓下降至低于90mmHg或者較基礎血壓下降40mmHg以上,脈壓減少(小于20mmHg)、尿量減少(小于0.5ml/kg.h)、心率大于100次/ 分、中心靜脈壓小于5cmH2O或者肺動脈楔壓小于8mmHg。
12、衛(wèi)生應急物資中一般藥品的保管要求是什么?
按藥品貯藏項下規(guī)定進行保管;
根據藥品的種類、性質進行儲存與保管;
根據藥品體積、重量、出入庫規(guī)律進行保管;
根據庫存的實際情況進行保管;
根據藥品常用保管規(guī)定進行保管;
根據安全、衛(wèi)生、適宜的要求進行保管。
13、燒沖復合傷的臨床特點有哪些?
燒傷常在整體傷情重起主導作用
休克發(fā)生率高,感染發(fā)生早、程度重
燒傷創(chuàng)面局部反應重、水腫顯著,持續(xù)時間長,局部壞死組織多,并發(fā)癥多
心肺損傷率高,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礙
腎臟損傷重
造血功能有變化
14、火災現場的醫(yī)學救援包括哪些?
現場緊急處理:包括脫離火源、幫助滅火、冷水沖洗熱力燒傷、覆蓋創(chuàng)面等。
快速評估傷員情況
保持呼吸道通暢和抗休克
處理復合傷
清創(chuàng)、包扎、固定后安全轉運
15、放射復合傷的臨床特點是什么?
休克發(fā)生率高
造血功能障礙突出,出血明顯
外周血液學改變明顯
感染并發(fā)癥嚴重、出現早、程度重
物質代謝紊亂明顯
創(chuàng)傷愈合延緩
16、衛(wèi)生應急儲備的物資作用?
1)具有救生作用,即挽救生命,如止血、止痛、抗休克、維持生命體征;2)具有緩解作用,即緩解傷情、病情,促進健康,如各種治療藥品、手術器械、衛(wèi)生裝備;3)具有防病作用,即預防和組織疫情流行,如各種防疫藥品、防疫器材及裝備。
17、多發(fā)傷的現場醫(yī)療急救?
1) 呼吸道通暢
2) 止血
3) 胸腔穿刺或置管
4) 四肢固定
5) 頸椎,脊柱固定
6) 靜脈輸液
7) 給氧
8) 現場心肺復蘇
18、災后危機心理干預注意事項
1)幫助受災者面對現實
2) 緊急晤談技術
3) 危機心理干預人員必須經過培訓
4) 不能強迫進行危機心理干預
5) 不是所有受災者都需要危機心理干預
19、在泥石流中發(fā)生呼吸道阻塞性窒息的現場急救原則是什么?
1) 迅速將傷員從泥石流造成倒塌的建筑物里或泥潭中搶救出來,轉移到安全地帶實施搶救
2) 解開頸部領扣,將傷員下頜上抬或壓額抬后頸,使后頸伸直后仰,解除舌根后墜,然后用手指或抽液器將口咽部吸入的泥漿、水、渣土等異物清除掉,恢復呼吸道通暢。有條件者迅速給氧
3) 對呼吸、心跳停止者應立即做人工呼吸
4) 昏迷傷員要把舌牽出,并用別針或縫線穿過舌前部,固定在胸前的衣服上,防止因舌后墜加重病情
5) 如因嚴重的胸部外傷造成呼吸困難、窒息,應迅速包扎胸部傷口。
6) 對呼吸阻塞和窒息情況好轉的傷員,立即轉送到附近有條件的衛(wèi)生所、醫(yī)院,進一步搶救治療
20、觸電及雷擊傷現場如何急救?
1) 立即切斷電源,距電源開關較近時,即刻關閉電源,距電源開關較遠時,可就近取用竹竿、木棍等絕緣物將電源線挑開
2) 將傷員移至通風處,平臥,解開衣扣抬起下頜,以保持呼吸道通暢
3) 若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者,應立即進行CPR及心臟除顫
4) 伴有軟組織燒傷或骨折者,應包扎止血,妥善固定,然后送醫(yī)院進一步治療
21、快速復溫的注意事項?
1) 立即進行復溫,復溫過程中連續(xù)檢測體溫
2) 室溫和復溫用的熱水溫度控制準確,要進行測定而不能憑經驗估計
3) 不能采用按摩、藥物和酒精類涂擦的方法促進遇險者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也不能采取局部加溫或烤火的方法復溫
4) 復溫過程中應注意糾正低血糖,及時輸注加溫的5%葡萄糖液或5%葡萄糖鹽水。傷員意識清醒,體溫基本正常后可給予熱的糖水、飲料
22、衛(wèi)生應急物質可分哪5類?
答:醫(yī)療救援類、傳染病控制類、中毒處置類、核與放射處置類和隊伍保障類裝備或物資
23、核和輻射事故傷員分類的目的和意義?
1) 保證核和輻射事故現場應急醫(yī)學救援合理有序進行
2) 最大限度地減低核和輻射事件的危害
3) 最大限度地降低核和輻射事件的死亡率
4) 實現分級救治,保證醫(yī)療資源的合理分配
5) 保證過量照射和放射性核素污染人員得到及時處理,降低受害者的輻射損傷,減低放射性核素的吸收
6)保證了核和輻射事件現場醫(yī)學應急救援行動的正確決策
7)保護救援人員,防止放射性污染擴散
8)有助于判斷傷員的預后和治愈時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