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救動態(tài)
返回

五十有二的賽道堅守

時間:2025-10-06 08:44:05 來源: 點擊:

九月的濟南帶著初秋的涼意,52歲的曹永明站在全省院前急救技能大賽的場地上,目光沉穩(wěn)地注視著即將開始的實操考核。此刻距離他第一次走進備賽場地,已經(jīng)過去了整整九十天。作為淄博市第二代表隊的司機兼駕駛員,他正和自己的隊友并肩站在賽場,坦然迎接全省十六地市急救精英的灼灼目光。

八月的淄博還沉浸在暑熱里,每天清晨六點,曹永明已經(jīng)帶著護腕和模擬教具出現(xiàn)在訓練室。"按壓頻率100-120次/分,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超過6厘米",他對著錄像反復糾正自己的動作,直到手腕傳來尖銳的刺痛……上午八點半,他已換好工作服投入日常工作。

下班后黑天前的駕駛場地,他反復精進自己的駕駛技術:直角轉彎距邊線精準,曲線倒車輪跡工整,限寬門全程未碰標桿。更換輪胎訓練更是把手掌磨破……

天黑后,訓練室燈光亮起,曹永明與兩名隊友圍坐在模擬人旁,攥著滿是批注的比賽腳本練習團隊高級生命支持和創(chuàng)傷包扎。分工準確、配合默契,是他們反復打磨訓練的成果……晚上九點隊友們離開,他辦公室的燈仍然亮著。駕駛員復習題庫在桌上放著,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要點……直到深夜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。九十天如一日,他將時間切割成訓練、學習、總結的碎片,在每一個碎片里打磨技藝的鋒刃。

比賽日的濟南下起中雨,駕駛救護車在濕滑賽道上穩(wěn)穩(wěn)切入彎道,車輪精準壓過每個考核點位,順利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完成輪胎更換。大賽結束的那個下午,手腕的疼痛依舊清晰,卻抵不過看到"司機賽道三等獎"證書時的釋然。這個印著他的名字的證書,也映出了他九十個日夜的堅持。

不是所有奔跑都為奪冠。那些訓練場地的車轍、辦公室的孤燈長明,藏著他五十多歲的堅韌;那些被傷痛打磨的動作、與隊友眼神交匯的默契、藏著他五十多歲的通透。這場比賽,讓他更加明白,所謂重新定義賽道,從不是追逐終點的喝彩,而是把每道傷疤都煉成鎧甲,讓每個堅持的瞬間,都成為超越年齡的答案。



  •   120急救站點
  •   市人大專項
    工作評議專欄
  •   淄博120
    官方微信
  •   淄博市醫(yī)療急救
    指揮中心服務號
  • TOP 返回頂部